鳴鳳古道,又名「鳴鳳山古道」,位於苗栗獅潭鄉與頭屋鄉交界的鳴鳳山,早期為賽夏族人狩獵的山徑,光緒年間,黃南球率領粵籍族人進入獅潭拓墾,賽夏族人被迫遷徙至偏遠的山區,從此獅潭發展為一個以漢人為主的聚落。
鳴鳳古道現今已經被列為十大古道之一,這條古道內的種種特殊人文景觀也漸漸被發覺。
我們於09時30分從義民廟出發。
鳴鳳古道早期為獅潭鄉居民通往頭屋鄉買賣農產品及日用品的主要道路。
從獅潭的義民廟前有鳴鳳古道的指標,循著指標,通過「新鳳橋」,前往古道登山口。
鳴鳳古道登山口木牌上還貼著幾張攝於民國61年7月的古道照片,可看見農民挑著重擔踩著石階行走於古道情景。
鳴鳳古道由苗栗縣政府將之整修後,現已成為熱門登山路線由獅潭鄉義民廟至頭屋鄉鳴鳳村的雲洞宮,全長約三公里。
自登山口而上,過小橋後古道沿著小溪岸前進,經過柑園過木橋後,即沿溪進入森林區。
抵達情人谷,(這裡曾是當年賽夏族人放置獵首頭顱的地方,面對漢人優勢的拓墾武力,不得不被迫遠離家園)左為延平古道可往綠色步道及八達嶺古道,我們取右過橋後上石階步道。
古道進入森林段,出現古樸的舊石階直線而上(於稜線之前的步道均由原始及外來的石板交替鋪設而成)。
10時10分鐘到達第一個休息站(裝話亭)休息片刻,據劉大哥描述這一地帶常有猴子出沒,但今天沒出現可能是山下柑橘還未成熟的關係吧...
補充水份後續行
5分鐘後抵達忘憂台
續往怡然彎
抵達春風嶺風速漸強沿路掀起風吹草動,趕緊穿上外套以免受寒。
抵達「南隘勇古道」的岔路口
關公亭旁豎立的石碑「古道口」
休息片刻後繼續往下「雲洞宮」前進,沿路是筆直15度向下,大夥均小心翼翼慢步前進。
另一個登山口(雲洞宮鳴鳳山古道登山口)
抵達「雲洞宮」
道路左下往頭屋右上往獅潭
12時10分於雲洞宮旁大樹下用餐泡茶
這是我們的簡易午餐
用餐後休息至13時30分起身回義民廟停車場
回程計畫走長城古道接鳴鳳古道情人谷,但一直找不到長城古道路線,只好原路回義民廟,經上網查詢才知 「南隘勇古道」就是長城古道,只顧照像沒注意木牌指示,字跡有點脫落不清楚。
鳴鳳山昔日為「漢番」接壤之地,漢人進入此區拓墾時,沿山設隘,以防止原住民的反擊,因此在這片山區裡形成多條隘勇路。昔日的古道,已逐漸荒廢,後來在鄉民重新整理及維護下,分別命名為「南隘勇古道」、「八達嶺古道」、「錫隘古道」、「綠色古道」、「延平古道」等,今已成為健行踏青的古道路線。獅潭地區有不少地名,如錫隘、大銃櫃、打鍋片、屯營仔等,反映出當年此地不平靜的拓墾歲月。(來源予網路資料)
14時30分回到義民廟停車場
龍葵
香蕉開紅花(不曉得是不是香蕉花)
附近蠻有名氣的仙山仙草店
回程順道繞到明德水庫
鳴鳳古道全長來回約6公里(3小時)左右看個人體力可選擇不同路線,沿途綠意盎然是條不錯的自然生態步道。